王宝强战胜王宝强
2023-07-27 16:27:23 来源: 大象新闻·东方今报
关注河南热线

王宝强导演的新片《八角笼中》上映第4天,票房已经破8亿,口碑也不错,豆瓣开分7.6。周星驰晒出自己看《八角笼中》时擦泪的侧身照,称赞:“宝强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演员之一,原来更是最优秀的导演,服了!”

相比王宝强的上一部导演作品——2017年上映的《大闹天竺》,豆瓣评分3.7分,这回称得上巨大的超越。用导演大鹏的话来说,作为导演,王宝强不是进步,是“进化”。还有网友感慨,王宝强仿佛班上的差生突然开窍,摸到了商业类型片的规则,完成得像模像样。


(资料图片)

评分之中,当然有感情成分。但这一次,王宝强的确证明了自己的诚意、踏实和实力。他终于想明白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,端上的不只是一碗鸡汤这么简单。

??“它就是我的生命”

电影《八角笼中》改编自真实的新闻事件,它讲述的是这么一个故事:昔日冠军向腾辉因被陷害退出拳击队,吸纳当地无人照料的贫苦孩子,本想带他们打假拳赚钱,后来格斗俱乐部越做越正规,他要帮助他们靠拳头改变命运……

故事非常“王宝强”:够草根、够用劲、够笨拙。故事之中,当然有他的个人投射。接受媒体采访时,王宝强说,这个故事就像是从他身上“长”出来的——主角们与他经历相似,同样出身农村,成名前都遇到过不少困难、吃过不少苦,凭借不服输的劲儿,与外界和自己对抗,最终获得成功。

他毫不掩饰对这部作品的喜爱,称“它就是我的生命”。这样一句话,换个人讲,容易显得浮夸、虚假,但由王宝强说出,观众读到的却是真诚。

是的,一直以来,王宝强给人的感觉都是“真诚”。拍摄这样一部电影,他同样十分真诚。

电影中的小演员是他在四川挨家挨户找来的素人,选人标准只有一个:在他们身上,他能看到曾经的自己。于是,孩子们都呈现出类似的质感:黝黑、淳朴、脏兮兮的,仍有野性——一言不合就要翻脸打架,但眼神又格外清澈——那些暴戾不过是一种青春期的自我保护。

好友王迅参演了《八角笼中》,他感慨王宝强的专注:“他花几年的精力在上面,要推掉多少戏的拍摄,那都是钱啊,一般人干不来这个。”

的确如此,为了拍摄这部电影,过去6年,王宝强仿佛消失了一般。电影上映后,他跟媒体解释,他知道这6年间有很多事情可以去赚钱,但他选择不做它们,“因为它(《八角笼中》)需要专注,才能创作出来。”又说,观众的认可比他赚很多钱更有价值,也更有意义。

第二次尝试做导演的过程中,王宝强意识到,导演一部电影,与他昔日习武类似:想要让刀枪剑棍耍起来好看,必须先打好扎实的基本功。过去6年,他所做的就是这样夯实基本功的事。

??“别人可以负我,但我不可以负别人”

在中国,大概没有哪位导演比王宝强更在意观众。这种“在意”既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故作姿态,也不是低声下气的一味讨好,它是一个出身草根的人非常自然、谦卑的姿态,他始终诚惶诚恐,总是担心自己对不起观众,辜负信任。

2017年,电影《大闹天竺》上映,那是一部闹哄哄的电影,浮夸、低俗……那年,王宝强正面临生活上的变故。但影片质量差到观众甚至不愿给他鼓励或同情分。

凭借《大闹天竺》,王宝强和《逐梦演艺圈》的导演毕志飞双双获得第九届“金扫帚”最令人失望导演奖。组委会毫不客气,在颁奖词中这样写,“作为导演的王宝强怀抱着很大的梦想,却把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拍成了一团糨糊,豪华的客串阵容没有为影片增加光彩,无趣的模仿让电影看上去相当尴尬。《大闹天竺》是一个演员跨界到导演然后失败的案例”,“由衷地提醒跨界的宝强,请珍惜观众对你的喜爱”。

出乎所有人意料,王宝强出现在了颁奖礼现场,成为金扫帚奖创办9年来,第一位出现在现场的一线演员。他没有化妆,满脸笑意地走上舞台,接过颁奖嘉宾递过来的那把金扫帚,他先是幽默地开玩笑称自己挺“荣幸”能站在这儿,调侃金扫帚奖“挺火爆的,竞争也非常激烈”。然后,他认真地阐明自己到现场的原因,虽然这不是一个光彩的奖项,但“我自己今年必须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,因为我爱电影,我尊重电影,尊重观众,尊重在座的前辈们”。

他向组委会表达感谢,谢谢组委会给他这个机会,让他可以在公开场合正式地跟观众说一声“对不起”,“我欠观众一次,我相信未来不断努力,一定会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导演,合格的电影工作者。”他的语气之中没有自怜,没有为自己叫屈喊冤,恰恰相反,他表现得十分谦卑、诚意十足。

当主持人提醒王宝强可以预告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作品时,王宝强拒绝了。理由是,他来到这里,是很真诚地来接受“最令人失望导演奖”,“没必要宣传我的新片。”下台前他再次表示:“我不会原地踏步的,无论做演员还是做导演。”

他后来说,《大闹天竺》上映时,观众说了很多实话,这些话对他的打击非常大。但与此同时,“差评”也让他意识到电影的神圣,知道电影是有门槛的,不能轻易去拍的、无法轻视的,“得真的懂电影,得了解透了,才会有自己的表达。”

《大闹天竺》的失败导致的直接结果是,他很难为自己的新片拉来投资。一方面,没人相信他演现实主义的角色拿手——尽管他早就通过《盲井》等影片证明了自己,可是他叫座的总是他的喜剧形象。另一方面,影片筹备期间遇上疫情,大环境不好,投资人变得谨慎,外加他的上一部片子口碑太差,他的导演能力受到很大的质疑。

6年后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,王宝强没有讲述自己是如何获得投资、度过这些艰难时刻的,相比过去6年他所遭遇的挫折,他对外展示得更多的,是一种诚惶诚恐的状态,在俞敏洪的直播间里,他这样说:“别人可以负我,但我不可以负别人。”

??“差一点被生活打败的中年人”

这就是王宝强,大概是因为出身草根,所以无所畏惧——可以坦荡地到现场接受一个“批评”他的奖项。无论遇到什么,他都尽量以真诚的态度待人接物,即便遇上挫折,也不愿放弃那份真挚。这是他对待命运的方式,也是他对待自己人生的方式。

《八角笼中》上映后,媒体乐于将影片与他自身面对的牢笼做联想:比如人到中年的窘境,如何突破上一部影片与现实生活的困境。事实的确如此,王宝强称向腾辉是一个“差一点被生活打败的中年人”,一个灰扑扑的男人。

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失意的中年人形象,他让自己的腹肌一块块消失,允许胸部有一点点下垂,对于一个自小习武、一直以来非常自律的人而言,这个过程是令人痛苦的。但很快,他接受了这种“痛苦”,“因为这个角色人物对了。”

他对媒体说,很多人觉得王宝强是个名人了,他肯定过得很好,“他们不知道我这6年经历了什么,谁也感受不到,我的艰难不仅在事业上还有自己的内心。”

具体是什么,他没有展开讲,尽管他有无数次机会诉说,但他总是摆摆手表示没必要说这些。至于他过去的故事,早已被媒体叙述过无数遍,大概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一点儿:从小家徒四壁,油盐酱醋都是在小卖部里赊账来的;儿时在村头看露天电影《少林寺》,萌生拍电影的想法,便孤身一人去少林寺习武;14岁离开少林寺北漂,成为一名群众演员;做清洁工赚钱洗照片;有副导演当他的面,将他的照片扔进垃圾桶里,嘲笑一个普通话不标准、身高平平之人的演员梦;在剧组里跑龙套,其他人一场能得到20块钱报酬,他只有15块;租住在地下室里,长疹子,只能自己拿针挑破……

漫长的苦日子过后,他终于迎来辉煌。凭借电影《盲井》中的元凤鸣一角,王宝强获得第40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;然后他获得参演名导冯小刚的《天下无贼》的机会;接下来是《士兵突击》,凭借憨厚的许三多一角,他获得当年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及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;2011年,在电影《Hello!树先生》中,王宝强贡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,疯癫又天真,凭此角色,他获得了数个最佳男主角奖;商业大片上,他同样十分成功,2012年,他出演的《泰囧》刷新了华语电影票房纪录……

他俨然成了一类“中国梦”的代表,底层、草根,但真挚、勇敢、努力,并且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。他的故事鼓励了很多人,无数横漂就是受他影响,开始逐梦演艺圈的。

了解了他的过去,就不难理解他时常展现出的谦卑心态,他信奉笨鸟先飞的道理,大事小事上都比别人努力,他毫不惜力,因此,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笨拙。《八角笼中》,他的缺点也暴露得很明显,比如,他的用意总是过于明显,对于人物的描绘太过标签化,对贫穷的展示有些刻意渲染的痕迹,一些人物的内心转折和剧情过渡只能笨拙地依靠独白完成,他不懂如何有更高级的表达。

但立刻,观众又都原谅了他。他就像一个你身边有些土,过过苦日子,但勤勤恳恳、老老实实的亲戚,终于过上了好日子,你乐见其成。一方面,是你投射了自己,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翻身、实现梦想。另一方面,你被他的真诚打动,不忍心对他过于苛责——就像他以前常用的一个比喻,他说农村招待客人时,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全拿出来。对于电影,他一直是这种全部掏空的状态。

电影《八角笼中》,最后一场重要的拳击赛,王宝强将它做成了黑白影像。他说,格斗是多少有些残忍的运动,通过色彩的改变能够毙掉一些血腥不适的观影体验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孩子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色彩的,一个没有色彩的人,靠自己站到赛场上,靠自己的拳头,打出自己人生的色彩、出路和尊严。比赛打完,画面慢慢变回彩色,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悟,是他想在电影里表达的,也是他自己的人生,一拳一拳,从灰暗中打出色彩。

责任编辑:hN_2728